因为过了proposal,所以现在会被问到的问题就是“那你准备毕业以后去哪/干嘛”。今天有一个别的专业一起上课的phd生见到我,又问起这个问题。那我只能很诚恳地告诉她:“I don't know.”
我的问题出在这里:我不想去Facebook那样的业界公司做UX researcher,因为我觉得那种research是很产品导向的,而产品说到底还是要为了赚钱,不是我想做的那种研究。与此同时,我也不想去top-tier research institutions做tenure-track professor。稍微对美国学术界有些了解的同学们应该都知道,tenure-track professor在还没有拿到终身教职前那种生活真的不是人过的。我一不想过那种生活(更别说还要连续过六年),二也自知自己没有那个超人的能力,三现在publication数量不够(只有两篇一作一篇co-author),所以还是知难而退比较好。
那就是博士生一般会选择的两条路我都不想走,就只能考虑有没有别的路了。本来很想直接跟Intel说能不能毕业以后收留我,因为我各方面的技能(甚至包括对中美文化的理解)真的和他们需要的极为契合,但是Intel最近不是在换CEO吗(其实换了一阵了),而且Genevieve Bell实际上也已经离开Intel了。她一走,搞这种前期调查工作的、会用到人类学社会学知识的部门的预算都少了,据说我之前合作的那个部门都在裁员。所以本来想着可以考虑类似这样research lab的,也变得很难。很久以前导师说过,research lab的工作不稳定,真是诚不欺我。
剩下的话,也还考虑过去非research向的大学教书之类的,也考虑过要么去读个STS的postdoc,然后再申请STS的教职。毕竟如果真的要当教授的话,我觉得STS对我的吸引力还是比HCI大多了,而且我的强项应该也在那边。上周和导师开会最后就提起我现在对job searching的一些想法。以往这几年她总会时不时提到觉得我适合留校当教授,但是没有哪次我正面回答过(因为觉得时候未到,而且也确实不清楚)。现在过了proposal,计划中只剩一年多就要毕业了,确实还是要先让导师知道一下自己的态度。
结果导师说,她不认为我不能去R1 institution做tenure-track professor,还说其实她做过的这些工作中没有一份是她特别喜欢的(我提到我很钦佩她带两个小孩还能把博士读下来tenure拿到)。她说,一般大家做一份工作觉得很难、很累、overperform甚至到不喜欢这份工作,一般只能说明这个人做的比较好。我问: "You think I'm good? I don't have enough publication." 她说: "I think you are good. I think you don't have more publication is just something we have to work on."
其实当时导师说到她没做过任何一份她喜欢的工作的时候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完全没想到她会说出这样一句话。不过后来才想起来,确实,她的本科专业是艺术美术那类的,的确她原来干过的工作基本跟艺术一点都不沾边。导师可以用纯粹的对待一份工作的态度来对待搞学术,我就不行,不过我们也各有各的方式。
她最后还是说,想要再过一阵等我go further along了之后再来讨论找工作的事,觉得现在还有点早。嗯,其实我也是这么想的,虽然还是要先知会她。
当然有些事情不需要特别喜欢特别有共鸣也可以做。原来在本科时编程于我而言就是这样的事,并不是做不好啊,拿A没有任何问题,但是拿不到A+。后来看到一个编程大神是怎么编程的,我才意识到,原来从A到A+我缺的那一点点就是passion和commitment,就这样才决定往偏社科偏文一点的HCI转——说到底我还是喜欢人文社科类超过理工科。都是小马过河吧,各人自有各人的本领。别人可以那样生活,我未必能;但是我能做的事,别人未必就能做到。
啰嗦这么多,谁知道以后真的会干嘛呢。只是很久没有体会过“即将变换生活”的感觉了。现在说不去industry,说不定以后还是去了呢。毕竟除了自己,还有几个很重要的人要考虑呢。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