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今天真正想说的事是这个:今天一个人在Trader Joe's的时候突然发觉自己好像觉得Trader Joe's的东西特别便宜,但以前不是觉得Trader Joe's东西都挺贵的吗?怎么会这样呢?是因为这段时间收入水平增长了,去Wholefoods去的多了所以再看别的超市感觉都便宜了吗?有这个可能性。之前不是有一段时间消费欲望特别旺盛吗,买了一大堆键盘啊、七七八八的东西。那时候觉得自己不太像自己,是因为感觉好像从来没有这样想花钱过。而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因为原来觉得普通的消费水平就足够了,怎么现在并不会有这样的感觉或想法了呢。
昨天他问我,你会不会觉得自己要是只用给自己做饭,吃的也少,也不麻烦,现在加上我就要做一大堆,好麻烦。今天在Trader Joe's的时候想起自己原来的消费状态,才觉得他说的确实是这样。原来一个人过的时候,吃的少,用的也少,整体再怎么消费也只有那么多。不是说那时候没有消费欲望,但一方面收入比较低,另一方面精神生活也比较富足(要么就是过度虚无),不太需要靠消费发泄。前面那段时间忙起来心里就不开心,不开心也没空看书写字,就通过买东西来发泄。就像昨天看的Overtime那本书里面写的那样:“工作时间越长,这样的生活也对环境造成更大的压力,比如没有时间做饭只能买即时食品或者外卖(多包装,对环境压力更大),或者需要靠消费来发泄等等。” 确实是这样。
所以我之前感觉好像自己缺失了某个对自己重要的东西,指的可能就是这种感受:因为自给自足精神富足,所以明白消费只是一个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不会通过消费去捕捉或填补某个东西。是因为最近半年积极参与了这个世界的主流生活(比如工作、比如赚钱)所以导致了这项认识在我身上慢慢消失了吗?确实可以非常明确地通过自己行为上的变化追踪到自己认知上的变化。现在我没有收入了,这个变化一下就显现出来了。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