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号结束最后一天的工作后到现在,我做了以下这些事:
- 13号周六:去修车修了一整天。
- 14号周日:例行去Wholefoods买了一些菜和水果。
- 15号周一:去USPS给韩国同事寄送了圣诞礼物,并去Trader Joe’s买了一束花。
- 16号周二:又去修车。
- 17号周三:一直在家里看书。
- 18号周四:上午去把车取回来了,然后去咖啡店买了咖啡,又去USPS取了日本同事寄来的一整箱零食,并同时寄送了一封重要信件,还去图书馆把hold的书取回来了。
- 19号周五:去一个教堂打了第三针疫苗,选了Moderna的。结束后顺便在旁边的超市买了新的浴巾和一杯星巴克。回家后因为手臂疼就哪里都没去。
- 20号周六:因为疫苗的反应强烈,一整天在家休息。中午午睡之后好了一些,继续看书。
- 21号周日:基本从疫苗的反应中恢复正常了。上午去了Costco,终于办了会员卡。后来还去吃了肠粉。晚上继续在家看书。
- 22号周一(今天):上午去矫正医师那里例行整牙。整牙一年了,重新调整了几个brackets的位置,说是要把牙根也摆整齐一点,不能只是露在外面的牙整齐。花的时间有点久。回来之后吃饭睡午觉,下午练瑜伽,强度略微有点大,气喘吁吁。上午出门前也稍微练了一下背部力量。然后继续看书。
明天还有别的活动。
可以看出来即使是没有工作了,这段时间也是非常忙碌的,生活中不断有事情需要处理。巧合的是我发现今年一共打了三针新冠疫苗,打的时候我刚好都没有工作,所以即使有不良反应也没有任何影响,直接躺在床上休息就好。除了打疫苗之外还攒了一些七七八八的别的事情,比如保养车,比如寄送礼物等等。突然被裁的时候还在想,现在没有收入了怎么办,很多事情都做不了、很多东西都买不了了。结果真的没有收入的时候,倒是发现很多花钱的事情也不用去做了(比如点外卖),花钱的东西也不用去买了(比如书、首饰)。现代人的生活就是金钱和时间的粗暴等价:没有了钱就换回来大把时间,再用这些时间去换那些平时用钱(为了节省时间)来换的物品或者经历。比如有工作的时候会赚回来钱,好处是想买什么就买,坏处是没有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比如看书,所以无法在图书馆规定的时间内看完书,就只好花钱去买书回来及其缓慢地看。现在没有工作没有收入,但我有时间了,因此也不需要花钱去买书了,就去图书馆借就好,也不会临期看不完,反正有时间。没有工作省下更多视力看书、没有工作省下更多时间买菜做饭,都是同理。所谓“金钱和时间的粗暴等价”。当然,有一些开销暂时需要从存款里出。
“粗暴”是因为有很多东西,或者说感受也好,成长也好,变化也好,只有时间能够带来,金钱是买不来的。即使是在资本主义的“money equals time”的大背景下,时间也还是不能百分之百和金钱划等号的。谁划谁傻逼。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