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起来之后想,被前司裁给我产生了多大的影响?很大,刚被裁时根本不会想到的大。那时先是适应了一下突然没有工作的生活,接着很快就开始找工作了,并没有什么空间去思考被裁给我带来了什么影响。是等到开始面一些公司的最后一轮或者面完收到offer,需要认真考虑要不要去这家公司的时候才隐约意识到被裁给我带来的深远影响的。以下几点。
一、对方在明知道我是外国人,突然失去工作会给我造成多大麻烦时,还是决定裁了我。充分体现出了资本主义环境下公司运作都是唯自身利益至上的冷血。以后别跟我扯什么老板人好来加入我们吧——老板人再好,该开人的时候也是不会有任何犹豫的。
二、因为我的身份状态是F1 STEM OPT,且在去年辞去第一份工作之后已经用掉了60天的没工作的时间,现在留给我可以合法没工作的时间就只剩90天了。意思是从被辞之后开始算,到下一份工作入职时不能超过90天。也就意味着找工作的真正有效时间实际上短于90天。考虑到我是被裁前一天才知道自己要没工作的,这之前也就完全没想过早点开始投简历什么的。重新开始改简历,从零开始准备portfolio(嗯,这点是我的错……),等等等等,让我给自己设定了必须要在1月31日之前找到工作,指至少有口头offer。我自认自己从根本上来说还是个心态稳定佛系的人,关键时刻也能抓住重点,知道自己的好心情和身体健康比什么都重要。可是在这个90天的期限下就连我也无法保持淡定。表面上每天都在刷什么职位可以投、积极准备面试或者消极做slides(嗯…… 我真的很不喜欢做slides),实际上心情常常大起大落,焦虑四溢,还搞得自己睡不好觉。社交网络更加是不能看,一看谁谁又加薪了、又升职了、去哪玩了等等,就会觉得为什么自己明明在能力上和这些人比绝对不差,却这么不走运。当然,冷静了之后我是不会怪自己的。绝不跟自己过不去。
三、裁员这件事,究其根本原因是前司高层没把握住公司最要紧的目标是什么。一心想着只要月活用户达到了一百万,其他任何问题都可以自动化解。所以当现有投资人突然决定撤资的时候公司完全没有足够的资金周转。要想保持住一定的价值,就只能大量裁员。(否则就直接破产吧哈哈。)我原来从未觉得公司的高层或者老板有多重要,直到这件事。毕竟老板也好,高层也好,对我这种在下面干活的人来说真的离的太远了。而且以前也没机会接触到这种,因为老板和高层决策不靠谱,导致公司其他员工遭殃的情况。当然,后来我认识到这点以后很快就发现其实这种情况到处都是…… 不然为什么绝大多数的startups都不会成功呢。所以再考虑是否要去某家startup的时候,我就留了个心眼,着重考量了公司的大老板CEO的情况。如果CEO不靠谱,那在这家公司干着估计也无法长久。有些CEO很在乎自己员工的感受,甚至亲自上glassdoor回复员工的差评;有些则是相反,一心只想着证明自己的成功,ego大的很,底下一起干活的人全遭殃。我被裁也算是长了个教训吧:以后去startup不会忽略CEO的情况了。
四、和上一点相关,公司的产品是什么、收入如何、有没有前景,也非常非常关键。产品的价值和潜力听上去好像是非常玄乎的东西,也确实和运气还有当前大环境情况有关。但是仍然有很多更基本的东西是可以考量的,尽管这可能也是我天真的想法。什么样的产品才是优秀的产品?有真正需求的、有真正市场的(且找到了对应市场的)、长远看起来这个市场也不会轻易消失的、且可以慢慢盈利并持久盈利的,而不是凭借什么突然而来的“风口”或“投资人的青睐”冒出来的骗人玩意儿。这些对于大公司而言是,对于还在摸爬滚打的startups就更是。而startup的产品,在早期的时候也基本上是CEO和高层们意志的体现(所以又回到了上一点)。现在想想,就前司那样一个产品、那样一个不专业的产品团队居然还能吸引一波忠实的用户,简直不可思议。如果一个公司都无法说服我它的产品为什么能够长期有价值,那它凭什么长期留住我、让我牺牲我的宝贵人生来承担它随时可能崩盘的风险呢?
所以我短时间内是不会再考虑startup了。Startup虽然给的工资高,我去面的这几家也都给赞助H1B申请,但是它们中没有任何一个的CEO+产品+工作环境能够吸引到让我觉得就算干了一年两年然后突然被裁也是OK的。如果我这个做用户研究的都没有办法看到这个产品的长期价值,给我再多的现金和RSU也没用。我从来就没想过赶着一波ipo登上“人生巅峰”。如果碰上有潜力的产品和老板当然好,可惜这两个月我并没有遇见。现在暂时不想拿自己的精神健康和稳定生活去为别人的shaky idea付出了,除非对方能给我足够长久的稳定。否则就等我稳定下来再说吧。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