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职之后的第五周结束了,下周就是第六周了。一方面在上班的时候感觉时间过得很慢,另一方面一到周末或者一接近新一周的开始,就又意识到时间还是过得很快的。你看,马上就三月中旬了。二月初入职仿佛是昨天发生的事, 可入职和现在之间已明确地相距了一月有余了。可笑的是入职都一个多月了,我甚至连一篇正经的研究计划都还没写过,也不知道这一个多月都在忙啥呢。每天就是收发邮件,比对要发到八个国家的问卷里面用的截屏图片是不是样式统一又符合每个国家的具体情况,跟乙方道歉“对不起,我几周前才刚加入这家公司,然后就急匆匆地接受了这个项目,很多情况我也不清楚”,等等。就是这些和做研究几乎毫无关联的杂事。
好在这周入职了一个新的同事,职位是项目经理(program manager)。头衔听着高级,实则专门负责处理这些杂事。她来了以后我曾经每天要花大量时间去和research agencies交涉的工作就都交给她了,我就可以作为researcher真正专注到做研究上。果然,本周从周二开始就明显感觉事情少了很多。要重新提交的购买订单(purchase order)、要扯皮甚至另外要求乙方起草的工作说明书(statement of work),通通交给项目经理了。当前需要尽快发的问卷也由于负责翻译的公司还在进行最终审核,所以暂且不需要我做任何事。一个短暂的黄金时刻。我一边把工作转交给项目经理,一边思考,以后这种需要大规模全球投放的问卷,本地化的部分真的还是应该交给每个国家的人分别负责才行。不然后果就是外面的乙方根本做不好本地化,就需要我在总部作为唯一的研究员顾前顾后、给乙方弄的乱七八糟的本地化内容擦屁股、四处求公司内部在其他国家的人来修正内容。What a brilliantly stupid way of using a professionally trained researcher.
稍微闲下来一点以后,我把下两周日历上没有会议的大段连续时间都用“专注时间”的日历项占了,防止别人来约会。接着又去做了一些新人需要做的七七八八的视频培训(“公司的领导力原则你们都清楚了吗?”),看了一些组里以前的研究员做的项目。就这样,平均早上八点半开始上班,下午五点至五点半间,甚至更早,一定可以下班。一整晚的时间都是自己的。豆瓣没什么意思了,其他社交网络我也不怎么用,晚上的时间就读书弹琴。现在又重新建了这个blog,发现自己还是有很多话想说的。
我想吐槽一些人,想吐槽一些经历过的事。还想写一些人,比如AS,比如几位老师。也想写一些故事,比如在前两家公司的一些经历,一些人说过的一些话,又或者是原来还在做田野的时候的一些事,一些不适合也“没价值”发表在学术论文上的事。我还想记录生活,尽管我的生活现在已经被压缩得除了工作就快不剩下什么别的了。但我还可以写写读过的书、写写锻炼的成果、写写练琴的感想。比如当练琴终于不再成为一个任务的时候,我所收获的也就绝不会只有痛苦。我还可以写诗。
所以我并非无话可说了,我只是面对豆瓣或者其他社交网络无话可说了而已。在一周前想着重新建一个博客用来写东西以后,我回想起其实最初开始用豆瓣的时候正是因为同一个原因:希望找一个安静的地方用来随意记录一些什么。现在豆瓣不再安静了,我需要另一个地方。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