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员:个人vs社会环境

        今天和我爹讨论到裁员和大环境不好,又是老生常谈的他站“个人是主要的因素“而我站”社会环境是主要的因素“。我爹如果在美国,那一定也是根正苗红的republican。不过这篇我只是想记录一下我们的对话:

爹:网上看到【你司】要裁员一万人,今年【我司】很多合同到期的员工也不续签了,整个全球大环境都不好。有的人被裁,有的人升级,天差地别,这个社会就这样看中实力,非常现实的。

我:跟实力没关系。我也被裁过。入职的去哪个部门,根本就不会知道那个部门会不会被裁。什么东西都归因为实力,只能说忽视了太多社会环境、社会结构、还有随机性上面的影响了。眼界太窄,以为什么都是自己的能力。能力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光有能力远远不够。

我:科技界本来就有泡沫。出来混都是要还的,现在就是泡沫要破了而已。而且这些公司过去几年招太多人了,现在通货膨胀大家都不消费都没钱。利息上调,股价下跌。最高层为了对投资人负责,对股价负责,裁员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这是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的运作形式而已。

我:今年年中的时候我也想过要不要转部门,那个部门比较吃香,做的东西比较有意思,然后我们部门很没意思,老板也啥都不懂。我后来没转是因为不好转,对我这种外国人的限制手续太多了。结果这周裁的就是那个部门的人。这种东西根本就是随机性的。

我:要说那个被裁的部门,公司创始人就喜欢投资那个部门。部门不赚钱,他就用自己的钱投资。如果大环境好,根本不可能裁那个部门。现在是因为创始人不当CEO了,换了CEO,然后那个部门也没有利润,就直接裁了那个部门。

我:不要觉得什么都是自己的能力。个人只是社会中很小的一部分。认清真正的关系和因素并不是说自己不行,而是知道自己站在什么位置,对情况有了更清晰的了解,才能有智慧,胜不骄败不馁。谦虚不是装出来,谦虚是知道自己有几分重,知道世界有多大。

爹:不同的企业不同的社会制度影响也大,美国的上市公司说裁员就马上实施,连个缓冲期都不给,有的整个部门被裁掉。但【我司】不会这样简单粗暴,内部会有个培训部门对各部门下岗的员工进行筛查,分类给予一定时期的岗位内部培训,这期间还会发工资,到期再经过考核还能内部转岗再就业,比较人性化。

我:你怎么知道没有缓冲期…… 这都上哪看的谣言…… 【我司】有分一些不同情况。能转组转组,能转岗转岗,给了两到三个月的时间,这期间都是正常按照原职位发工资。如果找不到公司内部的工作,就拿离职赔偿出去找,公司也会想办法帮忙。有一些不同的处理方式。但是现在的问题是,就算不是立马裁人立马走,因为整个行业都在裁员,所以出去找也未必能找到。所以这个缓冲期意义不大。毕竟通胀加上行业内的泡沫,根本不是能在这两三个月间能好转的了的。

爹:那【你司】还不错,就是说学习能力强并且勤奋的人,终归是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或再就业或自己创业,最终丢掉饭碗的人自身的因素还是主要的。

        像这种讨论当然不可能有什么结果。不过我能这么有耐心这么平和地去跟我爹说这些,对我个人来说已经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了,哈哈。我是不可能认同“自身的因素还是主要的”这一点。但是我认同“无论在什么情况下,还是要有信念,相信自己对自身是有能动性的,无论多么小”——有一点存在主义的意思。因为如果自己都觉得不能改变自己了,那还怎么活下去呢?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Twitter picture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Twitter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

%d bloggers like this: